系統思考的任督二脈 — 操作性思考

--

緣起

《系統思考的七個關鍵思考技巧》這篇文章當中,作者貝里・利奇蒙 (Berry Richmond)把系統思考拆分成七種思考技巧。從我過去在歐洲的學習,我發現要掌握系統思考,當中最關鍵的是「操作性思考」(Operational Thinking)。然而讓我驚訝的是,在絕大部分知名的系統思考書籍當中(包括知名的《第五項修煉》系列),操作性思考都鮮少被提起。幸好利奇蒙另外也有針對操作性思考特別撰文介紹,因此讓我能夠把他對於操作性思考的介紹翻譯成中文,帶給中文世界的讀者。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摘譯自利奇蒙的《操作性思考》(Operational Thinking)一文。為了讓這篇文章更容易閱讀,我刪除了文章中與操作性思考關聯性較遠的部分、調整部分字句,並且重繪了原文當中所介紹的系統圖。此外,我也為原文中提到的一個案例繪製了系統圖,希望可以幫助讀者對於案例內容的理解。最後,以下文中若提到「我」,所指的都是原作者利奇蒙。

什麼是操作性思考?

以前我在做預測分析的時候,我花了許多時間詳細閱讀計量經濟學的期刊。某天我翻到一個用來預測美國牛乳產量的模型,其中,牛乳產量被設定為國民生產毛額(GNP)成長、利率、肥料價格等因子的函數。當我在凝視著這些算式的時候,我突然想到:「所以乳牛在哪裡?」這個疑問,就是我認識操作性思考的開端。

操作性思考(Operational Thinking)是系統思考最強大的思考技巧之一;然而,它同時也可能是最難駕馭的思考技巧。操作性思考之所以困難,是因為與之相對的典型思考模式 — 因子思考(Factor Thinking)深植於許多人的腦海中。當人們使用因子思考時,他們會問:「是什麼因子影響了…?」或「是什麼關鍵成功因子驅動…?」然而,在使用操作性思考的時候,我們會需要以「事物實際如何運作」的角度去看待世界。

學習是如何發生的?

「你的學習是如何發生的?」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提供了另一個例子,來說明操作性思考與因子思考方式的不同之處。在探討人們如何學習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聽到這種問句:「是什麼影響了你學習?」而大家通常會列出一張會影響學習的因子清單。通常這些因子會包括動機、教學品質、智商、家長的參與、教材的品質等等(如圖一),但其實這張因子清單完全沒有描述到人們是如何學習的!相較於圖一,圖二則是從操作性思考的角度,試圖描繪人們學習的過程。

圖一、運用因子思考解釋學習的發生
圖二、運用操作性思考解釋學習的發生

為了幫助初學系統思考的讀者讀懂系統圖,在此簡單介紹一下系統圖的常用符號,如果對於系統圖已經相當熟悉的讀者則可以直接跳過這一段。在圖二當中,長方形的方塊叫做「存量」(stock),它指的是系統中可以被累積、儲存的事物(例如物質、金錢、資訊、生物體),就像是水槽一樣。而那些長得像是水管的長條,代表的是事物移入或移出存量的過程,稱作「流量」(flow),就像是把水帶進或引出水槽的水管一樣。此外,藍色箭號代表的是「因果關係」(causal relationship)。箭號尾巴連結的是「因」(cause),箭頭指向的是「果」(effect),而在系統思考中,因果關係可以分為兩種,其中帶有「+」的箭號代表「促進」的正向因果關係,而「-」則代表「抑制」的負向因果關係。

如圖二所示,學習的基礎是建立在從生活中持續獲得的經驗歷程,這些歷程包括閱讀、實踐、傾聽、對話以及反思。人們從各個歷程中「汲取」一些知識,而「人們所經驗的歷程」以及「人們從每段歷程所汲取的知識量」(也就是圖二中的「學習效率」),決定了人們學習(累積知識)的速率。

使用操作性思考的好處

操作性思考能夠帶來兩個好處:首先,操作性思考能夠讓溝通變得更有效;其二,它使你更能夠找出提升系統表現的下手處。

大家都知道文字是多麽地不精確。這個不精確讓我們難以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並且使我們傾向從事物的表象來進行描述,而操作性思考能夠提高文字使用的精確性,藉此減少了誤解的可能性。

為了解釋操作性思考如何幫助找出改變系統的下手處,讓我們回到剛才提及的牛乳案例。當我的操作性思考開始開竅後,我發現雖然「把想要預測的變量設為若干因子的函數」的方法可能很適用於預測未來(如果過往的關聯性持續存在),但是這種方法對於尋找方法來實現渴望的未來卻沒什麼幫助;也就是說,你很難從這些函數知道你具體要從哪裡下手,才能夠實現你想要看見的未來。所以,如果要提高牛乳產量,你應該去了解「牛乳實際上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如此一來你會得到「乳牛頭數」以及「每頭乳牛的牛乳年產量」。此外,如果你更進一步去探究「乳牛頭數增加與減少的過程」,你就會獲得圖三的系統圖。

圖三、「牛乳案例」系統圖

從圖三的系統圖當中,我們可以看見增加美國牛乳產量的第一類手段,是透過促進乳牛生育,或是從國外進口乳牛來增加乳牛頭數。如果你採取前述任何一種方法,你都會經歷時間延遲,因為不論是乳牛的懷孕分娩或是進口乳牛都會需要時間(圖四)。

圖四、增加牛乳產量的三類手段及其在系統作用的位置

增加牛乳產量的第二類手段,是減緩從乳牛從「產乳的乳牛群」當中淘汰的速率,也就是讓乳牛長期保持牛乳的高生產力,藉此延長乳牛的使用年限(圖四)。第三類手段,則是從每頭乳牛的牛乳年產量著手(圖四),而這個手段可能牽涉到的議題,會包括酪農是否有能力學會自動化擠乳技術,還有酪農能夠多快導入新型的畜牧方法。

上述例子說明操作性思考如何能夠幫助我們轉換觀點。將牛乳產量視為受到國民生產毛額等外部因子所驅動,相當於假設自己只能單方面地被大環境所影響。相對地,將牛乳視為乳牛的產出,能夠你聚焦在能夠真正帶來改變的下手處。

如何培養操作性思考?

鍛練操作性思考的第一步,是覺察自己沒有運用操作性思考的時刻。當你發現自己或組織列出一串「關鍵因子」或「驅動因子」來解釋某個事件或趨勢的時候,你可以先把這個流程走完,然後找機會暫停並且問大家:「是什麼真正導致這個現象的發生?這當中的過程是如何運作的?」你將會驚訝地發現,人們給出的答案往往會像「乳牛」或「我是透過經驗學習的」這般顯而易見。

在運用操作性地思考探討某個事物如何運作時,你可以往兩個方向探究,其中一個方向是探討該運作過程是受到什麼「存量」(stock)所驅動,例如前述案例中的「生產牛乳的乳牛」;另一個則是往「流量」(flow)的方向探討,例如先前「學習案例」當中「產生學習的經驗流」。仔細思考何者最能夠描述你所關注的活動或過程,這麼做就會迫使你從操作面來思考事物實際運作的樣子。

結語

儘管操作性思考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這種思考技巧的使用對於許多成年人來說卻相當困難,這是因為以關聯性為基礎的因子思考,已經深植於我們既有的思考模式當中。然而,鍛練操作性思考技巧將會為你帶來極大的好處,讓你更能有效溝通,並且找出引發正向改變的下手處。

關於作者:貝里・利奇蒙(Barry Richmond)

貝里・利奇蒙是麻省理工學院系統動力學博士,曾在達特茅斯學院擔任教授。他於1985年創立 isee systems公司,此公司所開發的系統動力學軟體大大促進了該領域的發展。他鞭辟入裡的智慧、對促進人們互相理解的熱情、作為老師以及溝通者的天賦、無窮的精力、獨特的個人魅力以及對智慧的好奇心,使他獨樹一格。他對系統動力學領域有極大的貢獻,並於2002年8月逝世。

關於本文

  • 本文原文(Operational Thinking)連結:https://thesystemsthinker.com/operational-thinking/
  • 感謝Automattic.com付出大量的金錢與時間取得相關授權,讓前人寶貴的智慧、知識與經驗能為後人所取用。
  • 翻譯:蔡依庭
    審校、擴寫、系統圖繪製:黃意鈞

--

--

黃意鈞 Ivan Huang
黃意鈞 Ivan Huang

Written by 黃意鈞 Ivan Huang

A facilitator specialized in systems thinking, action science, and adaptive leadership, who aspires to dedicating himself to a sustainable future.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