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系統思考:起源、目的、方法與學習建議

--

緣起

雖然自從前年開始,我寫了不少與系統思考相關的文章,但是近期卻特別密集地被問到「什麼是系統思考」,這讓我意識到自己從來沒有寫過關於系統思考入門介紹的文章,再加上最近有比較密集地受邀為多個組織分享系統思考,所以就興起了想要把分享內容寫成文章的念頭。

複雜問題

系統思考常被說是「解決複雜問題的方法論」,那麼到底什麼是複雜問題呢?是什麼因素構成了一個問題的複雜性呢?

根據世界知名的變革促進者亞當.卡漢(Adam Kahane)博士的說法,一個問題的複雜性有以下三種來源:

  • 動態性複雜(Dynamic Complexity):問題牽涉的因子眾多,而且因子彼此之間也有相互作用的因果關係,而且這個因果關係可能還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此外,「因」和「果」之間的在時間與空間上的距離可能很遙遠;也就是說,當一個因子發揮作用之後,它的效果可能會需要經過好一段時間才會被我們看見(時間距離),以及一個因子可能會受到遠方的另一個因子的作用(空間距離)。
  • 社會性複雜(Social Complexity):問題牽涉到不同的利害關係人,而且這些利害關係人有不同的價值觀、信念、思考模式以及想要達到的目的,這讓人們對於問題的本質以及可能的解方有不同的看法。一旦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越高,這些不同的看法可能就會為人們之間帶來張力、緊張關係,甚至爆發衝突。
  • 生成性複雜(Generative Complexity):問題超出人們既有的經驗範圍,也就是人們過去沒有碰過這類問題,或是沒有成功解決這類問題的經驗。人們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對於未來感到陌生且難以預測。也就是說,人們既不確定如果把問題放著不管可能會讓後果變得多嚴重,也不確定如果使用某個解方可能會帶來什麼後果。

上述三種複雜性讓人們難以看見問題的本質,無法釐清問題為什麼會發生,也難以產出有效的解方來處理問題。

系統思考的起源

儘管「系統觀」在古代就已經出現(例如中醫、印度的阿育吠陀對於人體生理機制的理解),狹義而言,系統思考是起源自二十世紀奧地利生物學家卡爾·路德維希・馮・貝塔朗非(Karl Ludwig von Bertalanffy)所提出的「系統理論」(Systems Theory)。當時他注意到傳統化約論(reductionism)式的研究方式,難以被應用在對於生命現象的研究,因此提出了「開放系統理論」(Open Systems Theory),把生物體視為一個對於環境保持開放、由不同組成部分及其互動所構成的整體來研究。隨後他把這個系統概念延伸到其他領域,提出了「一般系統理論」(Generalized Systems Theory)。

在貝塔朗非之後,許多研究者基於這樣的系統觀發展出了不同的系統研究方法。其中在1950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的傑・佛瑞斯特(Jay Forrester)以系統理論為基礎發展出了「系統動力學」,來研究一個系統當中不同部分之間的互動如何產生系統層級的動態行為,並且把這個方法用在企業組織、城市、國家、世界等系統動態的研究。

到了1990年左右,彼得・聖吉(Peter Senge)出版了他的經典著作《第五項修煉》。在書中他提到了要讓一個組織成為能夠不斷學習、進化的「學習型組織」(Learning Organization)所需具備的五項「修煉」,並且基於系統動力學提出了「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來作為學習型組織的第五項修煉。(註)

系統思考的目的

系統思考的目的是為了增進人們對於系統的認識,進而能夠提出有效的方法來處理系統所發生的問題。具體而言,這個目的可以分解成三個重點:

  • 認識系統中的因子:從不同的面向觀察系統,了解系統當中有哪些因子在作用。
  • 梳理因子之間的因果關係:釐清系統當中的眾多因子如何影響彼此,因而導致問題的發生,也就是試圖去理解問題是怎麼「長」出來的。
  • 發展出改變系統的有效作法:基於對於問題生成機制的理解,提出較有機會在系統引發正向改變,並且比較不會產生無法負荷的副作用的方法。

系統思考的方法與工具

系統思考包含一系列的方法與工具。在此特別介紹我最常使用的兩種:系統圖(Systems Map)與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

系統圖

在系統思考的方法與工具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繪製系統圖」(Systems Mapping)。透過將因子之間的因果關係繪製成「系統圖」(Systems Map),一個複雜問題當中的因果邏輯就能夠被視覺化,讓人們更容易推想可能的解方(圖1、圖2)。

圖1、系統圖範例
圖2系統圖範例

系統圖對於我們處理複雜問題的幫助,可以用我們過往的學習經驗做進一步的說明。在我們寫中小學數學題的時候,如果只是簡單的計算題,我們可能只需要心算就可以寫出答案。但是,如果比較複雜的題目,例如應用題,我們就會需要「寫出算式」,並且利用算式來推導出答案。因此,如果我們將社會、組織當中碰到的複雜問題比作數學的應用題,那麼系統圖就是我們為了「解題」而寫下的「算式」。換言之,當一個問題極為複雜,讓我們難以只是在腦中思考就想出解方,那麼系統圖就可以起到幫助我們思考的作用。

除了幫助個人把他對於問題的理解視覺化,系統圖也可以用在問題牽涉到多人,也就是社會性複雜的情境。透過將眾人對於複雜問題的觀點視覺化,人們就能看到彼此觀點之間的關聯,讓眾人在一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能夠有效對話。即使眾人對於問題的解方無法達成共識,彼此也比較能夠知道是哪些觀點的差異導致共識無法達成,進而思考如何釐清、處理那些觀點上的差異。

此外,由於系統圖已經呈現了複雜問題的運作機制,因此在我們思考解決方案的時候,系統圖能夠支持我們思考「自己提出的解方會作用在系統的哪個部分」、「這個解方可能會在系統帶來什麼影響」,以及「這些影響最終會如何改變系統的行為」,進而讓我們評估解方的有效性與可行性。如果想要更精準地了解解方可能帶來的影響,可以將系統圖轉換為量化的模型,讓我們可以在模擬的環境進行模擬實驗,研究不同的解方可能帶來的影響。

在我們選出潛力的解方並且試著執行的時候,這個解方有可能可以一次就徹底解決問題,但是更多時候這個解方只能解決一部分的問題,或是可能會產生當初沒有預料到的副作用,此時我們也可以把這些對於問題的新發現整合進系統圖,使系統圖成為幫助我們持續學習、累積我們知識的載體。

冰山模型

除了繪製系統圖,另一個我經常使用的工具是「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提到冰山,人們經常聯想到的是「冰山一角」,也就是冰山在水面之下的體積遠大於在水面上的體積。如果套用在複雜問題的情境,當我們碰到一個複雜問題時,我們通常注意到的只是問題的表象,而在這個表象之下,還存在著更多關於問題的真相。因此,系統思考使用冰山這個概念,是希望提醒人們在看問題的時候不只是看表象,也要能夠深入思考,去看見水面下的冰山。

為了幫助人們思考問題的不同層次,系統思考將冰山主要分成了四層(圖3):

  1. 事件:在時間軸上的特定時間點所觀察到的現象。我們平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的新聞標題都是屬於這個層次,例如某地區發生了火災事故,或是某國家的年度經濟成長。這是最容易引起我們注意的層次,容易引發我們救火式的反應。
  2. 行為趨勢:當我們在時間軸上拉開我們的思考範圍,我們就會看到行為趨勢,也就是現象在一段時間的連續變化。如果我們可以進入到這個層次,就可以看到問題的發展歷程,也可以開始去想像這個問題在未來會如何發展,進而能夠提前規劃與因應。
  3. 結構:包括環境、制度、流程、結構或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由於這些結構性因素的作用,讓系統表現出我們所觀察到的行為趨勢。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讓系統的行為有持久的改變,就會需要考慮在結構層次進行調整或重新設計。
  4. 心智模式:包括人們的價值觀、信念。由於一個人所做的行為、決定背後是由他的心智模式所驅動,所以如果一個結構性因素是人為造成的,它的底層也會隱含著人們的心智模式,例如一個組織現有的制度流程,背後也隱含著這個組織當中實際在運作的文化。因此,如果我們想要調整一個系統的結構,也可能會需要在心智模式施力。
圖3、系統思考的冰山模型

基於冰山模型的四個層次,我們可以設計相對應的問句,以針對問題進行剖析,例如(表1)是我針對「團隊成員共同剖析在團隊發生的問題」的情境,基於冰山模型所設計的反思問句。

表1、運用冰山模型剖析問題的反思問句

學習建議

在看過上述介紹之後,或許有些朋友已經興起了想要學習系統思考的念頭,所以在此我以個人在系統思考的學習與教學經驗,提供幾個學習建議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閱讀相關書籍資料

對於初次認識系統思考的朋友,可以考慮從閱讀相關書籍資料開始下手。雖然目前大部分系統思考的書籍資料都是用英文寫成,目前市面上還是有一些中文書籍可以參考,例如對於「將系統思考運用於組織情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第五項修煉》系列的書籍,包括《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

對於想要從系統思考的基本概念開始認識的朋友,可以參考《五項修練的故事》《系統思考 Systems One》這兩本書,當中作者用了很多我們日常生活的中的例子,來解釋系統思考的核心概念。

此外,如果能夠接受英文資料,可以參考「系統思考者」(The Systems Thinker)網站,當中收錄了從1990到2000年左右,由許多系統思考實踐者所撰寫的文章,內容除了系統思考以外,也涵蓋了五項修煉當中的其他四項修煉的實踐,因此如果是對引導、促進團隊協作或是組織變革有興趣的朋友,我也非常推薦這個網站的文章。

參與課程

根據我個人以及周遭朋友的學習經驗,要透過自學來掌握系統圖的繪製方法,有相當的門檻。當年我在自學的時候,也是因為碰得頭破血流,所以才決定出國接受系統思考的完整訓練。

如果比較無法出國讀一個學位,可以考慮遠距參加國外機構所推出的系統思考線上課程,當中還有一些課程甚至是免費的,例如挪威卑爾根大學近期推出的「系統動力建模與分析」(System Dynamics Modelling and Analysis)課程

此外,如果不想要把上課的戰線拉太長,在台灣也有一些針對社會人士所開設的公開課,例如我自己近期每年都會開設的系統思考課程

利用報章雜誌練習

無論是自行閱讀書籍資料或是參與課程,如果課後沒有實踐,就還是很難真的掌握系統思考的使用。然而,在參與完課程之後就要馬上實踐,對許多人來說可能還是相對困難。因此,我建議可以試著利用報章雜誌來練習,特別是關於政策、社會議題的分析評論文章,都很適合用來練習系統圖的繪製。

持續實踐

一旦對於系統圖的繪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後,想要繼續進步就得真的去實踐了。我們可以試著把系統思考應用在工作時遇到的問題,特別是如果這個問題牽涉到許多人的時候,我們就會實際體驗到系統思考整合不同觀點的威力。然而,如果覺得這麼做的風險太高,我在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透過「小題大作」,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把系統思考用出來。

尋找共同學習的夥伴

一個人雖然走得快,但是一群人才走得遠。如果想要在系統思考學習路上穩定前進,就還是要尋找可以持續共學交流的夥伴。透過與其他人共同學習,我們不僅能夠更有動力,也更容易找到可以一起合作的議題,增加系統思考的實踐機會。

附註

  • 事實上「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一詞早在《第五項修煉》出版之前就已經出現。由於《第五項修煉》的暢銷,導致當人們提到「系統思考」時,所指的往往是《第五項修煉》當中的系統思考,也就是以系統動力學為基礎的系統思考。

--

--

黃意鈞 Ivan Huang
黃意鈞 Ivan Huang

Written by 黃意鈞 Ivan Huang

A facilitator specialized in systems thinking, action science, and adaptive leadership, who aspires to dedicating himself to a sustainable future.

No responses yet